這兩天以來Dow的重挫稍微印證了我一直以來的想法:
真正的經濟好轉不知何時才會出現.在出現好轉之前,反而可能會先來個大崩盤.
2004/4/22發表的2004年3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PPI)上升0.5%,
其中核心指數上升了0.2%,而這並不包括食物和能源貨物.
這表示光是食物和能源貨物就上升了0.3%.
這只說明了一件事,那就美國脫離通貨緊縮有大半是靠農產品和石油的價格上漲所造成的.
而農產品和石油的價格早在美國打完伊拉克戰爭後就居高不下.農產品的價格高漲可以想像的到可能是全球的需求量大增,比較不能怪天氣不好,因為過去就算天氣不好,也不會漲的如此離譜,更何況是在產糧技術不斷進步的前提之下發生的.
而我想到了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中國內部生產的糧食,越來越無法供應自己的人民生活所需而向外界進口,更何況在對美國的巨大貿易順差的情況下,多少要買點東西平衡一下.
二是在美國打完中東地區的戰爭之後,需要大量的援糧供應中東戰敗國.別人可能不這麼想,只是時間上實在太過於巧合,讓我不得不這麼想.
而石油,我想到的就很有趣了.
石油價格狂飆的時間點比農產品上漲的時間點更來的好玩,就那麼剛好是在打完仗之後.
我想了數個可能性:
一是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無法出口石油,畢竟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蘊藏地;這比較不可能,因為在戰爭之前,伊拉克早己受到禁運,只能以油換糧.而這石油的出口數量實在不能算多.
二是中國經濟現正需要很多的石油消費,這應是其中一個因素.
三是日本現在是全球前三大石油消費國有,而日本的經濟好像有點好轉,也要石油.以前日本是第二大消費國,我現在為何說她是前三大,因為我總覺得中國的數據可信度總是怪怪的,也不知道有沒有被中國超越.
以上兩點好像可以說明石油價格的狂飆.
但我覺得以下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四是美國才剛打完戰爭,剛消耗了大量的戰備石油,現在需要買回這些儲備.
五是主要產油的阿拉伯國家對美國不爽.因為布希不知天高地厚,打伊拉克時產油國不支持,起碼也不會大力反對.一打完仗美國就亂放砲,說阿拉伯國家的不是,還把她們跟基地組織連在一起罵.這下OPEC逮到機會可以好好的修理美國,讓美國人知道誰才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力量.以前配合美國人的產量需求,把價格控制22到28美元的區間之內.現在看你不爽,就在你需要的時候減產給你看.反正產油國還是照樣賺錢,你經濟好不好是你家的事,表達我的不滿才是最重要的.而這很有可能會持續到2004美國大選完為止,弄不好,說不定會持續更久的時間.更何況,伊拉克重建後的石油控制權會在誰的手上目前也看不出來.不過,最有可能是在美國人的手上,而不是伊拉克政權本身.當然,阿拉伯的各位大公們更有理由明目張膽的先來個下馬威再說.
回到主題,既然石油價格和農產品價格好像幫美國脫離通貨緊縮,要是萬一這些價格因素消失了呢?會發生什麼事?
尤其我覺得石油價格如此的高對全球經濟是完全負面的影響,因為目前根本就無法知道消費者可不可以負擔得起隨之而來的高物價.我猜是沒辦法.因為失業的情況根本沒改善多少.而石油價格的高水準只會讓快觸礁的船更往海岸邊推.
而在高價石油造成嚴重傷害之前,如果中國的經濟開始想要緊縮.那可能會比在油輪上點燃一支雷管來的可怕得多.我想從這兩天股市的反應和新聞可以看得出來大家都還滿擔心的,因為中國己經在談這件事了,而中國向來是中土之國:"她最大".而這表示有大半因為中國經濟產生的需求要縮減了,那可是扯到所有的基本原物料和工業生產.也間接表示了美國的經濟並不是那麼好,好到足以討論"升息"這個天上神獸.
我想葛林斯潘也了解這一點,尤其是現在美國的消費需求是建立在借貸之上,就算小升個一碼,也根本不知道會產生多少的連鎖反應.但種種跡象顯示,好像升息是唯一除了什麼都不做以外他所能做的事.所以問題只是"在何時升息對股市,債市和全球經濟的衝擊最小?尤其是美國本身".看來要把"升息"從天上給請下凡,是要付出代價的.
所以,現在說什麼股市大好我都是聽聽就算了,空單還是照放.
真正的經濟好轉不知何時才會出現.在出現好轉之前,反而可能會先來個大崩盤.
2004/4/22發表的2004年3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PPI)上升0.5%,
其中核心指數上升了0.2%,而這並不包括食物和能源貨物.
這表示光是食物和能源貨物就上升了0.3%.
這只說明了一件事,那就美國脫離通貨緊縮有大半是靠農產品和石油的價格上漲所造成的.
而農產品和石油的價格早在美國打完伊拉克戰爭後就居高不下.農產品的價格高漲可以想像的到可能是全球的需求量大增,比較不能怪天氣不好,因為過去就算天氣不好,也不會漲的如此離譜,更何況是在產糧技術不斷進步的前提之下發生的.
而我想到了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中國內部生產的糧食,越來越無法供應自己的人民生活所需而向外界進口,更何況在對美國的巨大貿易順差的情況下,多少要買點東西平衡一下.
二是在美國打完中東地區的戰爭之後,需要大量的援糧供應中東戰敗國.別人可能不這麼想,只是時間上實在太過於巧合,讓我不得不這麼想.
而石油,我想到的就很有趣了.
石油價格狂飆的時間點比農產品上漲的時間點更來的好玩,就那麼剛好是在打完仗之後.
我想了數個可能性:
一是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無法出口石油,畢竟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蘊藏地;這比較不可能,因為在戰爭之前,伊拉克早己受到禁運,只能以油換糧.而這石油的出口數量實在不能算多.
二是中國經濟現正需要很多的石油消費,這應是其中一個因素.
三是日本現在是全球前三大石油消費國有,而日本的經濟好像有點好轉,也要石油.以前日本是第二大消費國,我現在為何說她是前三大,因為我總覺得中國的數據可信度總是怪怪的,也不知道有沒有被中國超越.
以上兩點好像可以說明石油價格的狂飆.
但我覺得以下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四是美國才剛打完戰爭,剛消耗了大量的戰備石油,現在需要買回這些儲備.
五是主要產油的阿拉伯國家對美國不爽.因為布希不知天高地厚,打伊拉克時產油國不支持,起碼也不會大力反對.一打完仗美國就亂放砲,說阿拉伯國家的不是,還把她們跟基地組織連在一起罵.這下OPEC逮到機會可以好好的修理美國,讓美國人知道誰才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力量.以前配合美國人的產量需求,把價格控制22到28美元的區間之內.現在看你不爽,就在你需要的時候減產給你看.反正產油國還是照樣賺錢,你經濟好不好是你家的事,表達我的不滿才是最重要的.而這很有可能會持續到2004美國大選完為止,弄不好,說不定會持續更久的時間.更何況,伊拉克重建後的石油控制權會在誰的手上目前也看不出來.不過,最有可能是在美國人的手上,而不是伊拉克政權本身.當然,阿拉伯的各位大公們更有理由明目張膽的先來個下馬威再說.
回到主題,既然石油價格和農產品價格好像幫美國脫離通貨緊縮,要是萬一這些價格因素消失了呢?會發生什麼事?
尤其我覺得石油價格如此的高對全球經濟是完全負面的影響,因為目前根本就無法知道消費者可不可以負擔得起隨之而來的高物價.我猜是沒辦法.因為失業的情況根本沒改善多少.而石油價格的高水準只會讓快觸礁的船更往海岸邊推.
而在高價石油造成嚴重傷害之前,如果中國的經濟開始想要緊縮.那可能會比在油輪上點燃一支雷管來的可怕得多.我想從這兩天股市的反應和新聞可以看得出來大家都還滿擔心的,因為中國己經在談這件事了,而中國向來是中土之國:"她最大".而這表示有大半因為中國經濟產生的需求要縮減了,那可是扯到所有的基本原物料和工業生產.也間接表示了美國的經濟並不是那麼好,好到足以討論"升息"這個天上神獸.
我想葛林斯潘也了解這一點,尤其是現在美國的消費需求是建立在借貸之上,就算小升個一碼,也根本不知道會產生多少的連鎖反應.但種種跡象顯示,好像升息是唯一除了什麼都不做以外他所能做的事.所以問題只是"在何時升息對股市,債市和全球經濟的衝擊最小?尤其是美國本身".看來要把"升息"從天上給請下凡,是要付出代價的.
所以,現在說什麼股市大好我都是聽聽就算了,空單還是照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