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次級房貸? 簡單的說, 就是信用狀況相對不佳, 在一般銀行借不到錢又想買房子, 也通常是社會上比較窮的一群. 此時所謂的次級房貸機構會借款給這一類的人, 想當然此類貸款違約風險較高, 另一方面利息也較高. 也因此, 在太平盛世大家都有錢賺時, 都不會有事, 債權的雙方都得利. 但當利率節節高升, 失業人口漸增, 違約也就免不了.
問題不在次級房貸, 問題在, 這樣的房貸債務會被包裝成看起來風險很低,但報酬很高的證券, 也就是所謂的CMO(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或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想了解什麼是CDO/CMO請上wikipedia查詢, 因為有點複雜, 我也無法全盤了解, 如有大大可告知, 願聞其詳)
要命的是, 這樣的證券被信評機構給予很高的信評等級, 大型機構法人對於這看來信評很高報酬又不錯的證券當然樂得買進, 畢竟這是全球知名的信評機構所背書的. 有專門的基金投資這樣的證券也就不足為奇了. 也為現今的全球性金融風暴埋下了種子. 這很像當初LTCM事件的翻版, 看似不相關的事件卻全被連結在一起. 只不過, LTCM是金融鉅子拿錢出來解決沒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而這一次卻是在金融市場上漫延開來.
風暴的起點當然是從次級房貨的違約開始 : 隨著美國利率不停的上升, 最先付不出貸款的一定是窮人, 於是次級房貨違約率也不停的上升. 投資次級房貸債券或其相關金融資產的機構或投資人也不停的擴大虧損, 當此類證券基金或債券被迫賣出時, 就像股市的多殺多, 基金虧損到無以為繼, 投資機構也在自己褲子上燒了一個大洞. 而這一切會引起股市的質疑 : 到底這會產生多少的損失? 而這損失是投資人可承受的嗎? 在情勢不明的狀況之下, 於是買進這些資產的公司最終還是被股市追殺, 進而影響到股匯市. 風暴的故事至此還沒結束... 因為現不就處在風暴中嗎? 待續.
但這一切讓我質疑的, 有二點 :
1. 低風險高報酬?! 有這檔事? 這些人書都念到哪去?! 要不就是涉世未深的小毛頭在掌管這些錢!!
2. 由信譽卓著的信評機構所評的AA以上等級的債券也會爆?? 那還有多少地雷是還沒被發現的?? 真是尷尬.
問題不在次級房貸, 問題在, 這樣的房貸債務會被包裝成看起來風險很低,但報酬很高的證券, 也就是所謂的CMO(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或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想了解什麼是CDO/CMO請上wikipedia查詢, 因為有點複雜, 我也無法全盤了解, 如有大大可告知, 願聞其詳)
要命的是, 這樣的證券被信評機構給予很高的信評等級, 大型機構法人對於這看來信評很高報酬又不錯的證券當然樂得買進, 畢竟這是全球知名的信評機構所背書的. 有專門的基金投資這樣的證券也就不足為奇了. 也為現今的全球性金融風暴埋下了種子. 這很像當初LTCM事件的翻版, 看似不相關的事件卻全被連結在一起. 只不過, LTCM是金融鉅子拿錢出來解決沒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而這一次卻是在金融市場上漫延開來.
風暴的起點當然是從次級房貨的違約開始 : 隨著美國利率不停的上升, 最先付不出貸款的一定是窮人, 於是次級房貨違約率也不停的上升. 投資次級房貸債券或其相關金融資產的機構或投資人也不停的擴大虧損, 當此類證券基金或債券被迫賣出時, 就像股市的多殺多, 基金虧損到無以為繼, 投資機構也在自己褲子上燒了一個大洞. 而這一切會引起股市的質疑 : 到底這會產生多少的損失? 而這損失是投資人可承受的嗎? 在情勢不明的狀況之下, 於是買進這些資產的公司最終還是被股市追殺, 進而影響到股匯市. 風暴的故事至此還沒結束... 因為現不就處在風暴中嗎? 待續.
但這一切讓我質疑的, 有二點 :
1. 低風險高報酬?! 有這檔事? 這些人書都念到哪去?! 要不就是涉世未深的小毛頭在掌管這些錢!!
2. 由信譽卓著的信評機構所評的AA以上等級的債券也會爆?? 那還有多少地雷是還沒被發現的?? 真是尷尬.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