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避險基金的股價表現

記得在2007年初股市正火熱的同時, 知名的私募基金們破天荒的想要和一般投資人分享他們辛苦得來的利潤. 不用腦子想也知道, 這真是個天大的洞 ( 請參考去年拙文 避險基金上市成為一支人人可交易的股票?), 不知誰會願意往裡跳? 中國政府跳了, 而這一跳就是摔了一個鼻青臉腫.

二支私募基金-Blackstone和Fortress自從在2007年上市之後, 股價一直往下滑, 至今已跌掉50%以上, 而受到次貸風暴的影響至今仍不見底. Blackstone更只有在2007年11月分派過一次股息, 這讓想靠私募基金股票的發行大撈一筆的股民們可是徹底的失望了. 但有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是Blackstone的EPS高達12.09美元, P/E值低至1.33. 這在本益比動不動高逹30,40的美國股市中是個有趣的現象. 就股市觀察而言, 如不是Blackstone這公司慘到不行, 就是對其股價的信心極度的不足. 如是後者, 則代表著其股價也將反彈, 況且其bookvalue仍有17美元. 膽子大一點的, 只要再沒腦一點就可以進場賭賭看, 但賭的不是股價, 賭的是黑石的資產品質. 之前我也說過, 買進並持有不知在作啥的股票, 實在是在開自己錢包的玩笑, 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但如果有人弄懂的話, 請教教我. 我倒會考慮考慮在此時買進Blackstone, 這股價淨值比實在太誘人啦!

The Blackstone Group L.P. (NYSE:BX)

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LLC (NYSE:FI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今天當了一天的豬頭

好久沒有寫, 就要來一篇自幹文.. 早上空出黃金在1776.. 盤中看到已出現10美元以上的獲利. 當下, 心裡明白以短波段的操作要看到10美元的獲利是不太容易的. 但交易系統並沒有給出現平倉訊號, 心中一直掙扎著要不要出場這件事... 結果, 想當然, 會有這文一定是要自宮一下.. 很豬頭的是, 交易的目的是要獲利, 而不只是維持系統的正確性.. 但今天一整天都是在反其道而行. 沒想清楚只是把責任推給系統而已. 這樣是對的嗎?? 我要好好面對這問題.

交易系統的重大突破, "賠多少錢"?

近半年來一直在摸索一套在盤勢轉折時的交易系統. 在昨晚之前, 這交易系統以過去三個月的英磅日K, 共出現了16次的進場訊號. 其中, 有4次失敗, 12次成功. 換言之, 有75%的勝率. 已可說是驚人的準確了, 但我認為仍然不夠, 因為每次的停損仍會吃掉其它次成功的獲利, 這樣下來, 其實帳戶裡的數字實際上並不會增加多少, 而且要是有個萬一, 進出場點不如想像的話(如,快市, 外滙市場是經常發生的), 吃掉一個月或整季的努力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 我一直思索著如何才能再提高此交易系統的勝率, 但百思仍不得其解. 一直無法取得我所想要的突破. 直到前晚, 睡不著的反覆思考, 才驚覺我的交易中有一個無法動搖的基礎, 卻是我無法突破的唯一障礙, 那就是我都以"賺多少錢"為前提, 我發現我大錯特錯. 雖然, 我對盤勢有著連自己都感到驚訝的領悟力, 但我的交易一直無法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很顯然的是在此一點上. 這樣說並不是指我是個隨性進出的交易者, 相反的, 我明確貫徹交易系統. 那就是在下單前我必定清楚的定義, 進場點, 出場點及停損點. 而其中, 最重要的點可能和一般人想的不太一樣, 我的想法是停損點最為重要. 其中的道理要交易者自行思考或體驗出來, 才能真確的明白我想表達的意涵. 而"賺多少錢"的前提卻明顯的影響到停損點的設置. 其實此交易系統中原本即點出了最佳停損. 但因為上述前提而使用我愛用的停損參考, 忽略了原本的最佳停損點. 經過昨晚的徹底悟透後, 全部的難題瞬間豁然開朗. 使得此交易系統馬上由4次失敗, 12次成功變成2次失敗, 14次成功, 87.5的勝率. 這是一個多麼大的差別和勝利. 而關鍵就在於觀念的徹底轉變. "賠多少錢"才是正確的交易系統基礎. 怎麼說呢? 明天再說.

有關美國未來的不負責猜想

最近腦袋中一直有個想法在盤旋:美國即將轉變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甚至在未來有機會成為淨出口國,這意謂著什麼? 一個能源消耗世界第一,拿自己印的鈔票付款買入石油,進而為保護能源供應無虞,不惜以國家利益之名四處征戰的國家。突然之間想通了。自己在自家院子裡挖,不再向別人家買油,過去那種財大氣粗的行為要收斂一點了。這表示什麼?這表示美國的想法改變了。為什麼會變?我不清楚也無法明白,只能隠隠約約地猜測,”美國的問題真的大條了!”。 一般而言,想法的變化通常會反應在隨之而來的作法上。所以,以下是我的不負責猜想: 1 既然石油自己挖,那就不太需要到處去張牙舞爪。因此,對美國本土以外的區域,控制慾會降低,非到必要不會去管人家家內事。這樣一來,軍事開銷就可以省下來。 2 既然石油自己挖,也就不太需要付別人太多錢。美國的利率和匯率政策非常有可能來個大轉彎,美元的走勢也許會有不同以往的發展。這對滿褲袋都是美元或者拿美元作生意的其它國家來說,結局是好是壞很難料。 3 美國會試著重拾製造業。一個國家那麼大,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白領的。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美國自己要改變使用能源的習慣,和揮豁能源的態度。要不然石油再多也不夠用。 我不是經濟學家也沒空作數據研究,但我會睜大眼睛看著事情的發展。 相關報導: 美國有望5年內成為第一大產油國 -紐約時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