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台股剩下最後五個交易日, 也即將結束這難熬的月份. 在不斷發現重大空頭訊號的同時, 也不禁讓我懷疑, 難道真沒有一點持續多頭的可能性嗎? 也許技術面會有不一樣的訊息出現. 以台灣證交所公佈的資料來看, 台股週轉率由2006年8月的8.61%到2007年7月的26.02%, 呈現大幅地成長. 本益比由2006年8月的15.97上升到2007年7月的21.28. 殖利率由2006年8月的5.00下降到2007年7月的3.81. 股價淨值比由2006年8月的1.70上升到2007年7月的2.16. 上面的資訊其實只表示了過去12個月台股的迅速上漲, 並未出現任何以往令人窒息的數值, 如1999年底的本益比高逹47.73, 而殖利率卻只有2.68. 再來打開台股的月K線, 赫然發現另一個事實, 7月份台股的成交金額居然逹到五兆之多, 等於是5月和6月成交金額的總和, 而8月成交金額至今很顯然的是迅速萎縮至3兆不到, 就算把最後五個交易日算進去, 以現在的量能來看, 整個8月也很難突破4兆. 以這二個的月份的指數和量能當作一個樣版往前找, 會發現過往台股符合這樣版的次數並不多, 但每次都預告了波段漲勢的終止, 而最好的情況是在2年均價附近找到支撐, 最差就跌到沒人想玩股票為止. 再由週K線來看, 上週收復了600點左右, 但成交量卻是6月以來最少的一週. 這顯示資金都集中在可拉抬指數的少數個股, 大多數股民手中的持股應還未解套, 尤其現在還有3650億的融資. 所以我想, 再來的問題可能是"支撐在哪裡?"
古之善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 故強為之容 豫兮 若冬涉川 猶兮 若畏四鄰 儼兮 其若客 渙兮 若冰之將釋 敦兮 其若樸 曠兮 其若谷 混兮 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 不欲盈 夫為不盈 故能蔽不新成